2021香港开奖现场直播 > 德育之窗 > 检查评比 > 姝f枃

拓荒者-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首任厂长于洪福-大连理工新闻网

鏉ユ簮锛毼粗   銆浣滆咃細admin娴忚娆℃暟锛 娆°銆鍙戝竷鏃堕棿锛2019-05-07 11:09

  拓荒者: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首任厂长于洪福-大连理工新闻网
拓荒者: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首任厂长于洪福我校首届夜大学校友专访 作者:吕东光 梅雨 张晓丽 来源:新闻中心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时间:2013-04-15 11:01 77岁的于洪福满头黑发、浓黑的眉毛、坚毅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话语,一点也没有老年人迟缓、倦怠的神态。面对来访的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的老师,他笑谈:科研人员曾在我身上做过防化试验,检测出我体内含有微量放射性物质,但远远低于人体正常承受的剂量标准,就像癌症病人要做化疗一样,正是这些东西把我体内可能有的癌细胞随时杀死;所以,什么东西只要适量,都有益处,以我为例,请你们替我们宣传一下,核电厂是安全的。 这个被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授予为中国核工业劳动模范、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为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曾经受到过毛主席接见的传奇人物,他与共和国共同走过的奋斗历程让我们动容。 一、 学习与进步 于洪福骨子里那股“工作不满足、学习不停步”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他人生轨迹必然是在迎接一次次挑战中奋力前行。 1954年,于洪福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大连化工厂工作,当时国家亟需技术人才,由于他工作积极肯干,便成为厂子里选出的30名优秀员工之一,被送到大连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夜大学化工系学习,成为我校夜大学首届学生。这30人中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于洪福等6人。 白天上班,晚上上课,每天晚上都是11、12点到家,有时由于工作、开会耽误了上课,工学院的老师亲自来到大化厂给补习课程,而且是单独给个人补习,这让于洪福很感动。于洪福说:我们这些人,以后工作上取得点成绩、对社会有所贡献,比起母校对我们的培养,那是理所应当的。 于洪福认为,夜大学习、在职人员的再培训,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在今天同样非常必要,这种学习方式是与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学习相区别的又一种补充知识、提高技能的学习方式;而且面对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再“锻造”,知识技能水平提升很快。 在夜大学学习期间,于洪福参加了大化厂的科研攻关:从煤焦油里提取锗,把空气中的氦、氖进行分离、从氢气中提取氘等科研项目;于洪福说,科研能成功,很多方面得益于在大连工学院这段期间的学习,特别是老师的悉心指导,使他收获很大。 1964年6月,于洪福成为团中央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并被选为旅大市唯一一名团中央委员,这份荣誉的获得足以证明他的优秀和发展潜力;果不其然,1964年10月,组织上把他调入中国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至于干什么工作、在哪儿工作,他什么都不知道,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服从组织安排。到北京报到后,就来到了甘肃那个天苍苍、野茫茫的大戈壁滩。 二、原子弹与核电站 这个“一年两次风,半年刮一次”,“孩子见雨往外跑”,气候恶劣、人迹罕至的地方,成为我国研制核武器的生产基地。在这里,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经过严格审查挑选的工人、干部、科技工作者们为振兴我国国防事业,为彰显国威、抵御外来侵略,为保卫年轻的共和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以极大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完成了国人和一个时代的梦想。 于洪福就是这些奋斗大军中的一员。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破试验成功后,因原子弹用材料铀235造价相当昂贵,一百吨的铀金属里只能提取0.71公斤的铀235,如果用钚239代替铀235做为原子弹材料,就可以很大降低制造原子弹的成本,并提高了铀金属的利用率。 为从反应后的铀里提取出钚,国家在这里建设了我国第一个后处理厂,于洪福担任车间主任。中苏关系恶化后,苏方把原先提供的“沉淀法后处理技术”封锁,中国人有志气,在有关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努力下,跳过该技术,研发更先进的“萃取技术”。 这期间于洪福带人到北京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清华大学、大连213所,与科研人员一起搞试验,为新技术设计提供数据。文革开始后,于洪福带人回到基地,积极投身到工厂的建设和人员培训中去。1967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中试一次成功,拿出钚239,随后,工厂化生产,我国第二颗原子弹使用的材料就是钚239。 因为有了钚弹而后又有了氢弹,因业建功,于洪福由车间主任被提升为第一分厂厂长。 随后,于洪福又被委以重任。国家战略计划调整,将军工转向民用,核工业人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三、创业与再创业 1982年,46岁的于洪福已经成为404厂副厂长,副局级干部。在艰苦的大西北生活工作了18年的他,在一次次坚决服从国家需要的使命履行中奉献着青春、汗水、热忱和智慧。这年4月,于洪福同样是听从组织召唤,到北京接受任务,创建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受命为:第二机械工业部728工程筹建处主任。 这项任务让于洪福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谁都知道,核电站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是最重要的,而且核电站建设工程浩大、投资多、耗时长,使领导指挥者面临严峻考验。并且中央要求:秦山核电站要“以自我为主,中外合作”。通过秦山核电站标准环路的设计建造为核电国产化打下基础。 正是由于秦山核电一期工程的成功建成,才有了秦山核电之后的逐步发展:秦山核电二期工程、三期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和投产。目前,秦山地区发电装机容量为430万千瓦;随着未来方家山工程2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建成投产,未来秦山地区核电机组装机容量将达到630万千瓦。现如今,秦山核电以其良好的运行效能跻身于世界核电先进水平之列,成为我国自力更生发展核电事业的“国之荣光”。 作为开拓者,于洪福当时没有核电站建设的成功经验可借鉴。于洪福来到秦山,首先要做的是前期准备工作;选定厂址,做工程现场试验,编制厂址安全评价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然后是核电站的设计、规划、施工进度等初步设计,初步设计之后才是施工图纸正式设计。 1983年6月1日,随着秦山核电站第一声轰鸣的开山炮响起,奏响了秦山核电站建设的序曲,现场开工需要做到“四通一平”,即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讯,开山铺路、征地移民、平整工程现场场地等等;工作千头万绪,一件接一件、甚至几项工作需同时进行。“晚上躺在床上,脑子还得过一下白天的工作,哪些没有完成,还得思考第二天的安排;太累,身体都快撑不住了。” 1982年11月,秦山核电厂正式成立,于洪福任秦山核电厂厂长;1985年3月20日,反应堆主厂房底板第一罐混凝土的浇筑,秦山核电厂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1987年6月,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筹建工作开始,于洪福又以绝对服从的报国精神,披挂上阵,再度征战。 “有了秦山一期的建设经验,二期建设前期准备工作避开了一期建设走过的弯路,顺利得很!”核电厂建设,能把各路大军、各方力量组织好、管理好,决不是如于洪福这句话说得那么轻松,究其“玄机”,于洪福道出了“三大真经”,即抓好“三大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 核电厂建设工程复杂,在组织施工中,一定要编制网络计划,按照网络计划控制各方面的进度,如果编制不好,现场就乱套。网络计划包括现场的工程设计计划、施工进度计划、设备的供应计划、物资供应计划、施工组织计划、人员培训计划等等。于洪福说:“核电站建设并不希望你提前在某个环节向前赶任务,而是希望你按计划完成任务;如果你提前,别的项目没跟上,提前没有意义;如果你延误工期,整个建设就要往后拖,拖后一天,核电厂损失就很大,那就是责任。” 投资控制是于洪福在这“三大控制”中做得最精彩的一项。秦山二期工程建设中,核电厂改为核电秦山联营公司,于洪福任总经理。“企业化经营,花多少钱、钱花在哪儿、花得是否合理,都要精打细算。”于洪福的生意经是:抓投资要把设备投资控制住,因为设备费用占整个建设费用的50%左右;而设备投资中,于洪福又重点抓住占设备投资50%左右的十大关键设备的投资。这样,把设备资金控制住,整体投资也就控制住了。 四、果敢与霸气 秦山二期工程坚持“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理念,与最初中央给秦山核电厂建设定的“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基调完全吻合。如果说这种精神意义,秦山一期建设体现得只是粗线条的话,那么秦山二期建设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 秦山二期建设需要自筹资金。为了寻找投资股东,于洪福等人陪同彭士禄董事长去游说。在建设的关键时期,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领导和董事会授权下,于洪福以过人的魄力找到上级主管部门,最后直接找到中央领导,为工程争取到宝贵的资金。 对于“以我为主,中外合作”,于洪福的理解是:“以我为主并不等于闭关自守,该合作的就要合作;但我们能干的也绝不让,不要认为洋的东西都比我们好,我不迷信这个。” 核电厂建设的中外合作主要体现在寻求国外先进技术,为设计提供一些我们没有掌握的技术支持,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向国外订购生产设备和特殊材料。当时我们国家设备制造的主要瓶颈卡在制造材料和制造工艺上,有些设备和材料不得不向国外订购;为此国外企业猛抬价格;于洪福在与国外企业谈判较量中,以十足的霸气大打价格战,为核电厂建设节省了大量资金。 法国厂家以提供部分设计数据为要挟,强行要求购置法国生产设备,于洪福当场“翻盘”,反弹琵琶,邀请日本、韩国、德国、美国等7、8个国家的供货商进行招投标,并附加一项说明,即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法国;结果,各商家之间展开竞争,而且条件都争取比法国优惠,给法国施加压力,这下,即打下法国厂商的气焰,又大大降低了各供货商家的设备定购价格。 日本人知道于洪福的“厉害”,还使出攻心计,企图在酒桌上把他灌醉,可于洪福喝酒偏偏是“海量”,这使得日本人在谈判前费尽心思寻找喝酒高手,于洪福不仅不醉反而把日本人“撂倒”。 通过一系列措施,秦山二期设备采购预算是占整个投资比例的50%,实际发生的费用占整个投资的46%。 五、耿直与柔情 伴随秦山核电规模壮大而不断兴建的职工生活区,环境优雅、建筑现代、生活娱乐设施完备。于洪福说,“刚建设那会儿可不是这样,这里原来是一片菜地,除了几间民房外什么都没有;核电厂将办公地点设在县招待所,职工住在当地老百姓家里,镇上很多地方连自来水都没有,居民吃喝拉撒全都使用附近一条水湾里的水,很多职工不习惯。” 冬天潮湿阴冷,室内没有暖气,职工来自五湖四海,很多人被冻得直感冒、有人生了冻疮;于洪福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给每个房间买了煤炉,可是煤炉供热面积实在有限,仍然不能解决取暖问题。 于洪福很快组织力量对生活区建设进行规划和设计,心中暗自打算要为职工住宅装上暖气。可是国家有规定,江南居民住宅建设不允许安装暖气。于洪福经与公司领导班子商量,并取得上级主管领导同意,安装暖气的基建资金暂且从核电厂建设的工程款项中预先垫付,以后以职工集体集资的方式偿还加以解决。 办成这件事深得大家拥护,有了这个开头,以后二期、三期生活区都顺理成章地装上了暖气。今天看来,有关民生事,能做的还是要做的。 于洪福为国家核工业建设苦拼苦干了40余年,他妻子在1978年跟他去大西北工作时,因当地生活条件艰苦得了脑中风,偏瘫已经35年;他说,我妻子非常支持我的工作,而且我的四个女儿非常孝顺,我生活得很幸福——他无怨无悔,豁达乐观。 于洪福因两次核电厂建设都是在开山炮轰隆作响中正式开工,在秦山中间爆破开凿的“秦山隧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为之题名;为此,有人把于洪福称为“秦山愚公”,准确说来,不仅因为“愚”与“于”谐音,这个称呼里面还饱含着人们对这位一生献给核工业的老领导的敬重和钦佩之情。



         

上一篇:袁岳谈大学生创业:把想法变成做法-大连理工新闻网
下一篇: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成功举办新生诗歌朗诵比赛-大连理工新闻网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302号